咨询热线
400-123-4657QQ:1234567890
传真:+86-123-4567
邮箱:admin@youweb.com
华语、英语、闽南语、马来语,马来西亚人到底会说多少种语言?
「马来西亚人使用什么语言」和「马来西亚人到底会说几种语言」一样,都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问题。故事得从这个国家复杂的文化背景説起。
马来西亚有所谓的「三大民族」:马来人、华人、印度人,另外还有许多原住民,使用著各自的族语。每一个民族语又有其地域方言,例如马来人根据出生地区的不同使用不同的方言,华人和印度人也可能使用自己祖籍地的方言或母言。
在这个多元民族国家里,马来语是宪法上规定的国语。而英语虽然不是官方语言,但和马来语一样是所有公、私立学校必修必考的语言,在社会上通用范围极广,实际地位与官方语言无异。因此,只要是接受过正规教育的马来西亚人,基本上都会说马来语和英语这两种语言。至于在这两者之外还会说哪些语言,那就因人而异了。
马来西亚现有的公立小学可分为「国民学校」和「国民型学校」两种。国民学校包括原有的马来学校以及英国殖民统治时期创办的英校,如今均以马来语为主要的教学媒介语;国民型学校则分为华文学校和淡米尔文(Tamil)学校,除了必修的国语(即马来语)和英语,大部分科目均以各自的民族语言讲授。
此外,华文小学有董事会,但教师均由教育部负责培训、委派,课程内容也和国民学校一样,只不过使用不同语言,学生们毕业前参加的政府会考也以中文出题。大部分华人至少都曾接受过六年的小学华文教育,所以他们一般都会说华语,并且能用中文书写。
此处所谓「华语」仅指「Mandarin」,不包括其他汉语方言。大多数的华文学校都会要求学生在校园里「多讲华语,少说方言」,这一点在现今常被方言保护团体大加挞伐。
至于在国民小学就读的华裔或印度裔学生,他们也可以在各自的学校上「母语班」,不过课时较少,而且学的只是语言本身,并不像国民型学校的学生用民族语学习其他知识。
上了中学,情况又不一样了。有些华裔选择进入私立的华文独立中学,继续以华语作为媒介来学习各种知识,不过这类学校的文凭不受本国政府承认,无法进入国立大学或成为公务员;而更多的人则如同笔者,进入公立的国民中学。
国民中学包含了原有的马来中学、英文中学以及接受改制的华文中学。我的母校——槟城锺灵中学就是这种改制中学(也称「国民型中学」)。这所学校原本是一所创建于英国殖民统治时代的华文中学,后来接受政府津贴,改为使用英语授课的学校(独立后则改为马来语),仅保留一门华文课。
这种改制中学的学生来自华文小学,因此校园内仍有浓厚的华校氛围,校长用中文发通告、週会上使用华语。华文在这裡被列为必修必考科,但其馀的科目都得使用马来语教学。
到了大学,如果进入的是国立大学,那就更有趣了。
马来西亚政府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非常注重国语(马来语)教学,在各个领域都强制使用国语,大学的主要教学媒介语也不例外。笔者在马来亚大学中文系求学期间(2001 至 2004 年),除了中文系以中文授课,其馀各个院系的课程均用马来语讲授。
然而,课程使用的教材却大多为英文版。师生皆谙英文,用英文课本自然不是问题,但课堂报告或考试作答时却得用马来文,于是我们只好在两种语文之间自己摸索,久而久之便练就一身翻译的本领。不过现在情况却有所转变,很多国立大学开始重视用英语授课,马来语的地位已不如以往。当然,这是国立大学的情况,至于私立大专则是从一开始就独尊英语的。
不少台湾朋友都对马来西亚人会説「台语」(闽南话)一事颇为不解,这是因为马来西亚华人当中有许多闽南人的后裔,他们一般自称「福建人」,所说的语言则称「福建话」。
在马来西亚的语境里,「福建」在指称籍贯或方言时实际上的含义为「闽南」,是以我们可能会听到这种在中国福建原乡不太可能出现的对话:
「我是福建人,他也是吗?」
「不,他是福州人。」
福州是福建的省会,福州人怎么会「不是福建人」呢?但这种用法已经深入民间,要爲「福建」正名、将之还原为涵盖福建全省的概念似乎不太容易,就连一些英文或马来文的文献也常以「Hokkien」与「Foochow」并举,把两者当作是对等的概念。
相比之下,台大中文系杨秀芳教授与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傅熊教授(Bernhard Fuehrer)合编的闽南话教材以「Southern Hokkien」(南方福建话)命名,这才是比较「名实相符」的用法。
会说「福建话」的马来西亚华人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祖先来自中国闽南地区的人,家中以闽南话为日常用语;另一种则是其他籍贯的人士,因生活在闽南人聚居的城镇而学会说这种方言。笔者的家乡槟榔屿便是一个闽南人聚居的地方,岛上华人流行讲闽南话,即使是原本说粤语或客家话的华人,基本上也能以闽南话沟通,有时还会遇到说著一口流利闽南话的马来人或印度人呢!
马来语中也有不少闽南话借词,例如:「tauge」(豆芽)、「tauhu」(豆腐)、「bihun」(米粉)、「tauke」(头家)等算是使用频率较高的单词,若是仔细翻查官方编纂的标准马来语词典《Kamus Dewan》,还能找到听起来可能不太文雅的「pangsai」(放屎)一词。
华人社会按照各自籍贯组成的社团,堪称方言文化传承之重镇,不过据説现在有一些乡团开会时已改説华语。要延续方言的命脉,家庭的角色恐怕更为重要。以我自己为例,虽然和父母用华语沟通,但因儿时与祖父母同住,很自然地便学会了客家话;随母亲回娘家时,则和外祖父母及舅舅阿姨们说闽南话。大部分会说方言的华人应该都属于这种情况。
然而,随着年轻父母越来越重视华语,很多家庭使用的语言也随之变化,不仅父母只用华语跟子女对话,就连祖父母也开始「迁就」小孩的习惯而改口说起华语,致使不少年轻人只会听而不会说,或是根本听不懂方言。
除了闽南话,马来西亚的华人社会还流行各种不同的方言,比如在怡保流行粤语,客家人聚居的一些新村自然是说客家话。此外还有福州话、广西话、潮州话、海南话 等多种方言,因聚居地的人口结构而有所差异。
马来西亚的国营电台中文部从四十年代开播时便使用各种汉语方言播音,如今虽然已改为纯华语广播,但每天仍保留用闽南话、客家话、广府话和潮州话的新闻时段,每种方言播报十分钟。
有些人误以为马来西亚华人都会说粤语,事实上并非如此。不过粤语在马来西亚相当「普及」,那倒是事实。这和八、九十年代电视台播放的中文连续剧从台剧改为港剧为主、本地製作的电视剧以粤语发音,以及私营电台的方言节目几乎都使用粤语不无关係。
随着广播电视环境的改变,现在闽南话节目也有一定的市场。卫星电视 Astro 有闽南话的专门频道「欢喜台」,除了引进台湾的乡土剧,也曾製作出号称是「东南亚第一部福建连续剧」的《家缘》。同一个集团的广播电台也曾出现过使用本地闽南话播音的广播节目《欢喜福气啦》 。
方言是马来西亚华人社会的宝贵资产,但年轻一代大多习惯说华语,使得方言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不少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人士开始积极行动,想方设法来保护方言,比如用槟城闽南话录製的播客节目《Penang Hokkien》(庇能福建)和「讲福建话运动」,都是属于民间保护方言的典型事例,就连华文独立中学也觉得有必要在校园内「抢救方言」。
不过话说回来,闽南话和粤语还算是某种程度的「强势方言」——既有范围较大的方言使用区域,也有媒体提供的传播空间,一时三刻未必会真的「断根」。真正岌岌可危的反倒是那些既无媒体节目、也无境外方言区供给资源(如港台的方言电视节目)的弱势方言。真要抢救方言,恐怕还得先从这些濒危方言做起。
多年前,韩国 MBC 电视台曾製作过一篇探讨英语学习问题的专题报导,其内容让人印象深刻。製作组分别在东京、首尔和吉隆坡三座城市做了一个小小的实验:让一名外国人用英语向当地人问路,以此测探对方的反应。
在东京闹市,许多日本人一听到外国人问路便连连鞠躬道歉表示听不懂,有的甚至在对方开口前便已逃之夭夭。来到首尔街头,韩国人大多会驻足聆听,然后尝试予以协助。虽然有些人用韩语回答,但还是会尽量混入自己知晓的英语单词,再加上各种肢体语言,最终帮外国人找到目的地。
镜头转到吉隆坡,几名马来裔高中男生听完外国人的提问后,随即用英语回答。即使带有浓重的本土口音,使用的是一些具本地特色的词语(如来自汉语方言的句尾助词),有些句子说得不太完整,语法错误也相当多,不过外国人还是能听懂他们要表达的内容。
这已经是很久以前的节目,现在的状况未必还是如此。不过影片中马来西亚中学生的态度倒颇能反映一般国民对待英语的态度──即使外语的发音和用词不完美,也愿意开口说话。这或许是人们觉得马来西亚人「精通多语」的原因。
然而,什么叫「精通」呢?每个人的标准不尽相同。依笔者看,大部分马来西亚人只能说是「通晓」多种语言,「精通」者甚少。当然,这是一种比较保守的评价。
若是从第二语言教学的角度来看,一个人的语言交际能力除了发音是否标准、语法是否正确以外,还包括是否掌握相关外语的社会语言学知识、知道在不同情况下应该说什么话、听不懂母语人士所说的话时懂得要求对方详加解释、自己词不达意时懂得换个说法以让对方正确理解自己的意思等等。要是以此为标准,那马来西亚人的英语能力整体而言应该还是「相当不错」。
马来西亚人对「标准口音」的执著相对而言没有那么严重,这有一个莫大的好处,那就是在学习外语(尤其是口语)时,能稍微减轻担心「说错」或「说得不好」的压力,很快就能进入开口说话的阶段。这种务实的语言学习观和多元文化的社会背景不无关係。
在一个各民族聚居的国度,你不可能先把其他民族的语言都掌握得相当熟练以后才去跟人沟通。在市集买卖交易、到公家机关办事,往往急于解决眼前的问题,哪有闲工夫讲究语音是否标准、语法正确与否?自然是懂多少便说多少,讲不清楚便换个说法,甚至比手划脚,只要对方听懂便算是达成交际的目的。
然而,凡事有利必有弊,这种务实的学习态度和较快掌握口语的能力也不是没有坏处。仅把重点放在口语的交际效果,容易使人忽略对语言高级表达能力的掌握。吉隆坡街头的马来中学生可以用发音不标准、句子充满语法错误的英语与游客对话,但公开演讲或撰写论文时就不可能照样使用这种语体。
在口语交际层面,马来西亚人或许还能以「Manglish」为荣,说这是具有本土特色的语言变体;落到笔头上,那就不宜再使用这种混合语(creole)了。换言之,对标准、规范语言的掌握还是有其必要性,只是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情况下对语言标准的要求有所不同而已。报章上,经常能看到有人批评马来西亚人的英语很差,说的往往不是口语交际的问题,而是在正式场合或要使用较典雅的文体时无法正确使用英文。
马来西亚人通常不太在乎口音标准与否,而更注重交际能否顺利达成,这种务实的外语学习态度值得肯定,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忘了提升标准英语的能力。一个社会对外语能力的要求不能永远停留在「听得懂就好」的阶段,大马人还应学会何谓「文雅」、「得体」。
来源:萧悦宁